深度原創|誰是最美的人? ——河北省衡水二中抗疫記
由于河北省藁城區域性新冠疫情爆發,
“請纓”
“當時,突然而來的消息讓學校有點‘措手不及’,雖然前一天已有部分學生離校,但仍有部分孩子未離校。封校抗疫的消息也即刻成為學校辦公室里、走廊內老師們議論的焦點。”衡水第二中學校辦主任崔廣義說,“接到命令,學校立刻開會研究對策。”
很快,方案出爐:高三教師全體留校,高一、高二年級一部分教師要被“封”在校內陪伴留校學生,并同時負責給在家的那部分孩子進行線上教學。校領導則24小時在學校,以應對隨時發生的各種情況。
方案一定,立即行動。看到學校張貼的自愿留校報名通知后,教師們不約而同地來到校辦公室報名處。他們邊等邊繼續議論著日趨嚴峻的疫情。沒有人知道這種情況會延續多久,也沒有人知道如果留校后會被“封”多久。
當時率先決定留校的教師楊秋爽說:“生物組的教師普遍年輕,作為生物組的組長又是黨員,組織教研、指導年輕教師等,我得親自上,心里才踏實。”
記者在楊秋爽的日記本扉頁上看到這樣一句詩:“寧可枝頭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風中。”對教育“這縷香”的執著“擁抱”讓楊秋爽放棄了學校對她可以“不留校”的政策照顧,把年僅2歲的孩子交給婆母照顧,與連夜奔赴石家莊市藁城區支援當地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的丈夫一樣,奔向抗疫的不同戰場。
“石家莊是楊秋爽丈夫的前線,而學校是楊秋爽老師的前線。我真的由衷地佩服他們夫妻倆。”青年教師石曉亞說,“我也要留下來”。
“戰斗”
面對主動請纓的全體高一高二教師,衡水二中從中選擇了各科的骨干教師留校。為了給留校教師和學生營造家一樣的溫暖氛圍,幾個校領導連夜安排、緊盯學校鍋爐改進方案實施,加大供暖,并臨時安排調整學校食堂伙食,加大肉蛋奶供應,供應物資每日嚴格執行防疫消殺措施后從學校留出的側校門進出。“這些事情說來簡單,做起來瑣碎。那些天里,幾個校領導眼里都是血絲。”崔廣義說。
宿舍外寒風凜冽,宿舍內因供暖溫度提升而溫暖如春。“生活搞好了,學習也不能落下!”如何保證校外居家的學生和校內學生學習上的“同頻共振”成了校長秦海地最掛心的事情。幾經商議,秦海地決定:校內學生統籌分班、新排出“臨時課表”,留校教師上課;居家學生通過網課保持和在校學生進度一致。同時,為了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備課時要準備多個教案。這個方案一出,讓所有擔心學生學習安排的家長都放了心。
就在所有人都齊心協力、共克時艱時,學生們在
而學生不知道還有:王玉慈家里還有兩個孩子和臥病在床26年的母親以及身患尿毒癥的婆婆……“王玉慈在報名留校時對自己家的這些情況絲毫未提,后來學校了解到王老師的實際情況,勸她回家,但她說她放不下化學備課組的工作。”副校長王錦旭說。
就在當天夜里22點31分,歷史老師馬艷娜剛批改完作業,手機視頻語音請求鈴聲又一次響起,這已是那晚的第3次請求了。馬艷娜通過了請求,手機屏幕上隨即閃現出了她的兩個孩子的可愛面龐。“媽媽,媽媽,我們想您了!”的稚子之聲讓馬艷娜眼圈一紅。“孩子們非得見你一下,才肯睡覺。你哄一下,再工作。”手機那頭傳來馬艷娜丈夫溫暖的聲音。
22點45分,兩個孩子在母親特有的柔聲中,抱著手機進入了夢鄉……
“身為母親,我覺得對兩個孩子滿是心疼和愧疚,但是當我看到學生們眼神中對我的依賴和飽滿的學習狀態,我立刻覺得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馬艷娜說。在衡水二中,像馬艷娜這樣的教師還有很多。
“前行”
師生們長期被封閉在校內,大家每時每刻都在關注著疫情的新變化,這種無形的壓力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生都與日俱增。為了緩解壓力,衡水二中專門設置留校心理教師,重點為學生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同時,各科任課教師每天完成教學任務后也都會和自己的學生進行思想溝通,實時掌握學生心理變化。
封校一周后,學情就開始發生變化,并主要集中在居家學生中。“學生剛回家的時候挺好,后來,學習就開始有些懈怠了。”物理教師張國英說。但高中學業一刻也不容放松,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衡水二中教師們可謂八仙過海。
在張國英的課上,她總是想法設法地講一些笑話或者段子,以諧趣的形式“引入學習”,帶領學生回顧舊知識、探究新知識,把班級群當成教室。張國英認為,變的是場景,不變的是質量。
張國英的愛人張勝旺是該校的一名高三班主任,臨入校的前一天,夫婦倆把小兒子交給了張勝旺的母親,攜手走進校門,當時孩子正患感冒。無論是封校十五日還是解封后進校上網課的日子里,張國英和張勝旺夫婦始終相互鼓勵,相互支持。
事實上,在衡水二中校園里——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不僅有指揮沖鋒陷陣的“老將”,更有英氣颯颯的“新兵”。今年剛畢業的石曉亞在收到留校通知后卻“犯了難”:“初次面對陌生的線上輔導模式,毫無準備,心里充滿了緊張,害怕講不好課。”于是開課前,石曉亞每天都在手機上進行無數次操練,并在教研組長的指導下線上磨課;線下備課,每日工作時長都在12小時以上。
“教師們心中學生和教學就是天大的事,而學校天大的事就是為老師和學生們健康愉悅的工作和學習提供最好的保障,讓他們將天大的事辦成偉大的事!”衡水二中校長秦海地說。
記者|陜西教育報刊社新聞中心 孔祥娜
![]() |
|